冷轧机轧辊为什么要进行冷处理?
加入时间:2011/10/30 10:15:14
将淬火后的轧辊过冷到0℃以下,使钢中残余奥氏体继续转变为马氏体的工艺操作叫做冷处理。
冷处理的目的是:
1、提高轧辊的硬度和耐磨性;
2、稳定轧辊尺寸,防止轧辊尺寸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化;
3、防止轧辊开裂。
对于高碳合金的轧辊来说,淬火冷却到室温时,大部分奥氏全将转变为马氏体,但在马氏体片间仍存在少量残余奥氏体,其数量决定于钢的合金成分、淬火温度和处理方法。
过量的残余奥氏体会降低轧辊的强度、疲劳强度、硬度与耐磨性。残余奥氏体是一种不稳定组织,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会缓慢地继续转变为马氏体,并使体积膨胀,影响轧辊的尺寸精度。因此,对冷轧辊常进行冷处理。
冷处理温度根据马氏体转变终了点来确定,碳钢一般为-30—-50℃,合金钢为-40—-80℃,也有采用低达-100—120℃的。
碳素工具钢中残余奥氏体在室温下易于稳定化,所以淬火后应迅速进行冷处理,然后再进行回火。对于高合金钢,由于淬透性好,残余奥氏体不稳定,一般应在淬火、回火后再进行冷处理,然后再进行一次低温回火。
冷处理的目的是:
1、提高轧辊的硬度和耐磨性;
2、稳定轧辊尺寸,防止轧辊尺寸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化;
3、防止轧辊开裂。
对于高碳合金的轧辊来说,淬火冷却到室温时,大部分奥氏全将转变为马氏体,但在马氏体片间仍存在少量残余奥氏体,其数量决定于钢的合金成分、淬火温度和处理方法。
过量的残余奥氏体会降低轧辊的强度、疲劳强度、硬度与耐磨性。残余奥氏体是一种不稳定组织,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会缓慢地继续转变为马氏体,并使体积膨胀,影响轧辊的尺寸精度。因此,对冷轧辊常进行冷处理。
冷处理温度根据马氏体转变终了点来确定,碳钢一般为-30—-50℃,合金钢为-40—-80℃,也有采用低达-100—120℃的。
碳素工具钢中残余奥氏体在室温下易于稳定化,所以淬火后应迅速进行冷处理,然后再进行回火。对于高合金钢,由于淬透性好,残余奥氏体不稳定,一般应在淬火、回火后再进行冷处理,然后再进行一次低温回火。
上一条:
冷轧带肋钢筋设备中的收线机
下一条:
造成冷轧设备轧辊缺陷的原因是什么?